第104章
“哼,刚才那个臭丫头就跟这个人待在一起,她们俩必定认识。”
“既然是朋友,那你一定知道她在哪儿了,那个臭丫头抢走了小侯爷的宝贝,害我们被小侯爷一顿骂,现在就拿你来当人质!”
宋若思面露苦色:“我跟她只有一面之缘,根本不熟啊——”
不待她说完,几人已经冲了过来。宋若思都做好了以一敌五的准备,没想到这五人跟她一样都是三脚猫的功夫。六人竟然打得有来有回。但宋若思体力不够,几个回合下来被撂倒在地。
“住手!”
其中一人面色骤变:“呀,是夜叉女来了,快跑!”
突然出现的黄杉少女凭借一声呐喊就赶跑了几人。
宋若思长吁一口气。黄杉少女走过来将她扶起:“这些混子整日游手好闲,四处欺负人!不过你放心,有我在,他们不敢动你。”
“多谢。”宋若思想着世上还是好人多,抬手作揖:“敢问姑娘尊姓大名?”
“我姓吴,叫佑云,师承神武将军花璎,家父是京师校尉吴绍,家母陈鸢在兵部掌管军籍。”
宋若思听出她话中的自豪,心想如此一个将门千金,定然被许多人奉为掌上明珠,集宠爱于一身,这样却能保持一副侠义心肠,想必是个值得结交之人。便回道:“宋若思。”
“若思……那你叫我佑云罢。”
两人相谈甚欢,因此结缘。之后宋若思在京城多住了些时日,吴佑云常邀请若思到家中玩耍,二人还一起过了十四岁生日。
“真巧!我们竟然是同年同月同日生!”
“我出生那年女帝还没登基呢!我娘说,那年女帝被困雪岭,我师傅冒死到云州向我爹娘求救,我就是在那个时候出生的。我娘希望我可以护佑云州,也护佑芸芸众生。”
“真好。”宋若思托着腮,有些艳羡地说:“我娘生我时难产死了,我爹前年病重也走了,家中只剩下我和祖母。从小到大,我都没过过生日。”
“那以后我们都一起过。”
宋若思这段日子过得很开心,除了偶尔会有些思念祖母。
祖母本来不肯她进京,只想她过了乡试后在榆州挂个闲职,不至于坐吃山空,但宋若思觉得人就该往上爬,于是偷偷从家里带了一百两银子上路。她原以为够用了,没想到京城这边的物价是榆州的好几倍,银子如流水哗哗往外流。
在京城住了大半月,宋若思身上的盘缠已经所剩无几,纠结再三,她找到吴佑云拜托了一件事。
“你想进皇宫?我可以帮你。”
宋若思没想到她这么爽快,惊喜道:“当真?”吴佑云小时候经常到皇宫游玩,于是对着宋若思打包票,一定让她如愿。然而末了又小声补道:“不过你要答应我,进了宫绝对不能乱跑,更不能惹是生非,若是我爹娘知道了我私自带人入宫,定会打断我的腿。”
“原来你家规挺严呀!”
吴佑云笑道:“家法何足惧,面子大过天——话说回来,你祖母不是在老家么,你难道有什么亲人在宫里当差?或许可以托我娘帮你问问。”
“不必了,我直接去就是了。”
她要去参加宗族考试,然后把祖母接回京城来住。
上次去贡院并没有真正进入皇宫,这次跟着吴佑云从皇宫大门而入,一路朱墙青瓦,雕栏玉砌,近看竟比远观更令人震撼。到了太液池,宋若思看见一群年龄相仿的少男少女结伴路过。
“他们要去哪儿?”
吴佑云答:“他们都是皇室子弟,今天来参加宗族大考,应该是去紫微宫罢。”宋若思点点头,借机找了个由头支开吴佑云,自己悄悄跟上去。前面一群人说说笑笑,她在后面亦步亦趋。
“我先前借给你的宗牒呢?”
“我……我忘在家了。”男孩赧然答着,下一刻突然捂住头顶:“姐我错了!”女孩白他一眼,从怀里拿出一个新的宗牒:“我就知道,幸好多备了一个。”
二人正是倾阳公主的一双儿女——宋佼和宋仁,作为宗学里出类拔萃的学生,也是这次宗族考试继承皇位可能性最大的一对姐弟。若说其他皇室子女大多来凑个热闹混个眼熟,顺便促进家族之间的交流,这两位便是奔着继承皇位而来。
两人出示了宗牒,方进入紫微宫。跟在后头的宋若思没有宗牒,只得悄悄溜出队伍去。眼看着少年们挨个进了宫殿,宋若思不由挠头。看样子进紫微宫就要有这个宗牒,她总不能现偷一个来罢?
“喂。”
声音从头顶传来。
宋若思仰起头,只见宋瑭倚坐在树上,怀里揣着一个雕花食盒,里面装了御膳房的点心,悠哉悠哉吃得正香。
“你怎么在这儿?”
“普天之下莫非王土,我在哪儿都不奇怪。”宋瑭含着半个桂花糕,坐起来看着宋若思。忽然,她扔了包东西下来。
“尝尝。”
宋若思剥开油纸,里面是半个荷叶鸡,色泽金黄,热气腾腾。她对着宋瑭笑了一下:“你怎么知道我饿了,谢了啊。”若思并没吃,把荷叶鸡重新包好放进随身的布袋里,她看着宋瑭,忽然想起一件事。
“对了,你抢的小侯爷的东西,是什么啊?”
“你说这个啊。”宋瑭从腰间掏出一块圆牌,手一扬:“这东西对本姑娘没用,送你了。”宋若思接住那物什,仔细一看,竟跟那女孩手里的宗牒一模一样!
她还欲询问,一抬头,满树碎绿,不见宋瑭踪影。
凭借宗牒顺利进入紫微宫,少年人们都在相互交谈,只有宋若思一个人缩在角落,显得格格不入。
这份局促被宋仁敏锐地捕捉到了,他扭头问坐在后桌的宋佼:“姐姐,咱们宗学里有那个人吗?”宋佼瞥了一眼,摇头:“这个人我从来没见过。”宋仁嗤笑一声,掩着嘴说:“最近宗学里多的是说自己是流落民间的皇裔的骗子,这个说不定也是冒充的。要不然就是不知道哪门子的远房亲戚,厚着脸皮来参加宗族大考。”
宋佼冷眼道:“是假的永远成不了真。”
殿内倏然安静,只见两人走进来。
一人俊眉修眼,不怒自威。一人眼含笑意,自带一股林下风气。
正是女帝和薛相。
“今天的考试只有一道题目。”薛夷吩咐人将考卷分发下去。宋琼端坐其上,薛夷在殿内游走,二人一同监考。
“兴于……立于……成于……”
宋仁面上一喜:“这个简单,子曰:兴于诗,立于礼,成于乐。”宋佼却觉得没这么简单,暗自心道:“《论语》固然经典,却未必代表考官的意思。”便想了许久才开始作答。
众人抓耳挠腮,绞尽脑汁,誓要把卷面填满。而坐在角落的宋若思下笔如有神,很快就写好了。
考毕。
“诸位学子先到偏殿歇息,待明日辰时再来紫微宫听悉结果。”
宋若思交了卷,神不知鬼不觉溜出宫去,吴佑云正在四处找她。见到宋若思,她急忙冲过来:“你去哪儿了?见到亲人了吗?”宋若思随便编了个理由,道:“我今晚不出宫了,你早些回家罢。”
夜里宋琼和阿玖一起查阅答卷。
“兴于人知,立于天理,成于实行。”
宋琼看了看附卷的释义,颔首笑:“佼儿在众小辈众确属资质较高的了,不枉倾阳给她取这个名。”阿玖也觉得宋佼不错,可又觉得她缺了点帝王的震慑力。忽然她注意到另一张答卷,拿给宋琼看。宋琼念道:“兴于我,立于我,成于我……这人当真狂妄,是谁?”
阿玖看了看署名:“宋若思。你认得此人吗?”
“宗学里有人叫这个吗?若思,不像是大名,难道是旁系?”宋琼翻来覆去没找到她的附卷。
“居然没交附卷?我倒是很好奇,她为何如此作答。”
翌日。
宗族后辈皆聚集殿中,宋佼宋仁分别阐述过自己的答卷后,众人都以为储君就在这二人之间诞生了,却意外听到了第三个名字。
“宋若思。”
殿内顿时窃窃私语,宋仁不可思议地和宋佼对视一眼。只见一位豆蔻少女从某个毫不起眼的地方站出来。
“宋若思叩见陛下、薛相。”
薛夷问道:“你的答卷是何意?可否解与我们听听?”
“是。”宋若思行过礼,侃侃而谈。
“兴于我,乃指天地之初,阴阳交衍,由母体自然孕育而生的本体,也就是‘本我’,人生于世,是生命之起兴。”
“立于我,乃是有了自己的思想和志向后,不再只是简单追求生存的‘自我’,也就是人之‘小我’,唯有学会考虑自己的利益,才能真正立足于世。”
“成于我,自然指的是与众生共成的‘大我’,无论男女老少,将万民的利益最大化,自然能成大道。”
宋琼听完十分赞许:“说得好。”
“既然是朋友,那你一定知道她在哪儿了,那个臭丫头抢走了小侯爷的宝贝,害我们被小侯爷一顿骂,现在就拿你来当人质!”
宋若思面露苦色:“我跟她只有一面之缘,根本不熟啊——”
不待她说完,几人已经冲了过来。宋若思都做好了以一敌五的准备,没想到这五人跟她一样都是三脚猫的功夫。六人竟然打得有来有回。但宋若思体力不够,几个回合下来被撂倒在地。
“住手!”
其中一人面色骤变:“呀,是夜叉女来了,快跑!”
突然出现的黄杉少女凭借一声呐喊就赶跑了几人。
宋若思长吁一口气。黄杉少女走过来将她扶起:“这些混子整日游手好闲,四处欺负人!不过你放心,有我在,他们不敢动你。”
“多谢。”宋若思想着世上还是好人多,抬手作揖:“敢问姑娘尊姓大名?”
“我姓吴,叫佑云,师承神武将军花璎,家父是京师校尉吴绍,家母陈鸢在兵部掌管军籍。”
宋若思听出她话中的自豪,心想如此一个将门千金,定然被许多人奉为掌上明珠,集宠爱于一身,这样却能保持一副侠义心肠,想必是个值得结交之人。便回道:“宋若思。”
“若思……那你叫我佑云罢。”
两人相谈甚欢,因此结缘。之后宋若思在京城多住了些时日,吴佑云常邀请若思到家中玩耍,二人还一起过了十四岁生日。
“真巧!我们竟然是同年同月同日生!”
“我出生那年女帝还没登基呢!我娘说,那年女帝被困雪岭,我师傅冒死到云州向我爹娘求救,我就是在那个时候出生的。我娘希望我可以护佑云州,也护佑芸芸众生。”
“真好。”宋若思托着腮,有些艳羡地说:“我娘生我时难产死了,我爹前年病重也走了,家中只剩下我和祖母。从小到大,我都没过过生日。”
“那以后我们都一起过。”
宋若思这段日子过得很开心,除了偶尔会有些思念祖母。
祖母本来不肯她进京,只想她过了乡试后在榆州挂个闲职,不至于坐吃山空,但宋若思觉得人就该往上爬,于是偷偷从家里带了一百两银子上路。她原以为够用了,没想到京城这边的物价是榆州的好几倍,银子如流水哗哗往外流。
在京城住了大半月,宋若思身上的盘缠已经所剩无几,纠结再三,她找到吴佑云拜托了一件事。
“你想进皇宫?我可以帮你。”
宋若思没想到她这么爽快,惊喜道:“当真?”吴佑云小时候经常到皇宫游玩,于是对着宋若思打包票,一定让她如愿。然而末了又小声补道:“不过你要答应我,进了宫绝对不能乱跑,更不能惹是生非,若是我爹娘知道了我私自带人入宫,定会打断我的腿。”
“原来你家规挺严呀!”
吴佑云笑道:“家法何足惧,面子大过天——话说回来,你祖母不是在老家么,你难道有什么亲人在宫里当差?或许可以托我娘帮你问问。”
“不必了,我直接去就是了。”
她要去参加宗族考试,然后把祖母接回京城来住。
上次去贡院并没有真正进入皇宫,这次跟着吴佑云从皇宫大门而入,一路朱墙青瓦,雕栏玉砌,近看竟比远观更令人震撼。到了太液池,宋若思看见一群年龄相仿的少男少女结伴路过。
“他们要去哪儿?”
吴佑云答:“他们都是皇室子弟,今天来参加宗族大考,应该是去紫微宫罢。”宋若思点点头,借机找了个由头支开吴佑云,自己悄悄跟上去。前面一群人说说笑笑,她在后面亦步亦趋。
“我先前借给你的宗牒呢?”
“我……我忘在家了。”男孩赧然答着,下一刻突然捂住头顶:“姐我错了!”女孩白他一眼,从怀里拿出一个新的宗牒:“我就知道,幸好多备了一个。”
二人正是倾阳公主的一双儿女——宋佼和宋仁,作为宗学里出类拔萃的学生,也是这次宗族考试继承皇位可能性最大的一对姐弟。若说其他皇室子女大多来凑个热闹混个眼熟,顺便促进家族之间的交流,这两位便是奔着继承皇位而来。
两人出示了宗牒,方进入紫微宫。跟在后头的宋若思没有宗牒,只得悄悄溜出队伍去。眼看着少年们挨个进了宫殿,宋若思不由挠头。看样子进紫微宫就要有这个宗牒,她总不能现偷一个来罢?
“喂。”
声音从头顶传来。
宋若思仰起头,只见宋瑭倚坐在树上,怀里揣着一个雕花食盒,里面装了御膳房的点心,悠哉悠哉吃得正香。
“你怎么在这儿?”
“普天之下莫非王土,我在哪儿都不奇怪。”宋瑭含着半个桂花糕,坐起来看着宋若思。忽然,她扔了包东西下来。
“尝尝。”
宋若思剥开油纸,里面是半个荷叶鸡,色泽金黄,热气腾腾。她对着宋瑭笑了一下:“你怎么知道我饿了,谢了啊。”若思并没吃,把荷叶鸡重新包好放进随身的布袋里,她看着宋瑭,忽然想起一件事。
“对了,你抢的小侯爷的东西,是什么啊?”
“你说这个啊。”宋瑭从腰间掏出一块圆牌,手一扬:“这东西对本姑娘没用,送你了。”宋若思接住那物什,仔细一看,竟跟那女孩手里的宗牒一模一样!
她还欲询问,一抬头,满树碎绿,不见宋瑭踪影。
凭借宗牒顺利进入紫微宫,少年人们都在相互交谈,只有宋若思一个人缩在角落,显得格格不入。
这份局促被宋仁敏锐地捕捉到了,他扭头问坐在后桌的宋佼:“姐姐,咱们宗学里有那个人吗?”宋佼瞥了一眼,摇头:“这个人我从来没见过。”宋仁嗤笑一声,掩着嘴说:“最近宗学里多的是说自己是流落民间的皇裔的骗子,这个说不定也是冒充的。要不然就是不知道哪门子的远房亲戚,厚着脸皮来参加宗族大考。”
宋佼冷眼道:“是假的永远成不了真。”
殿内倏然安静,只见两人走进来。
一人俊眉修眼,不怒自威。一人眼含笑意,自带一股林下风气。
正是女帝和薛相。
“今天的考试只有一道题目。”薛夷吩咐人将考卷分发下去。宋琼端坐其上,薛夷在殿内游走,二人一同监考。
“兴于……立于……成于……”
宋仁面上一喜:“这个简单,子曰:兴于诗,立于礼,成于乐。”宋佼却觉得没这么简单,暗自心道:“《论语》固然经典,却未必代表考官的意思。”便想了许久才开始作答。
众人抓耳挠腮,绞尽脑汁,誓要把卷面填满。而坐在角落的宋若思下笔如有神,很快就写好了。
考毕。
“诸位学子先到偏殿歇息,待明日辰时再来紫微宫听悉结果。”
宋若思交了卷,神不知鬼不觉溜出宫去,吴佑云正在四处找她。见到宋若思,她急忙冲过来:“你去哪儿了?见到亲人了吗?”宋若思随便编了个理由,道:“我今晚不出宫了,你早些回家罢。”
夜里宋琼和阿玖一起查阅答卷。
“兴于人知,立于天理,成于实行。”
宋琼看了看附卷的释义,颔首笑:“佼儿在众小辈众确属资质较高的了,不枉倾阳给她取这个名。”阿玖也觉得宋佼不错,可又觉得她缺了点帝王的震慑力。忽然她注意到另一张答卷,拿给宋琼看。宋琼念道:“兴于我,立于我,成于我……这人当真狂妄,是谁?”
阿玖看了看署名:“宋若思。你认得此人吗?”
“宗学里有人叫这个吗?若思,不像是大名,难道是旁系?”宋琼翻来覆去没找到她的附卷。
“居然没交附卷?我倒是很好奇,她为何如此作答。”
翌日。
宗族后辈皆聚集殿中,宋佼宋仁分别阐述过自己的答卷后,众人都以为储君就在这二人之间诞生了,却意外听到了第三个名字。
“宋若思。”
殿内顿时窃窃私语,宋仁不可思议地和宋佼对视一眼。只见一位豆蔻少女从某个毫不起眼的地方站出来。
“宋若思叩见陛下、薛相。”
薛夷问道:“你的答卷是何意?可否解与我们听听?”
“是。”宋若思行过礼,侃侃而谈。
“兴于我,乃指天地之初,阴阳交衍,由母体自然孕育而生的本体,也就是‘本我’,人生于世,是生命之起兴。”
“立于我,乃是有了自己的思想和志向后,不再只是简单追求生存的‘自我’,也就是人之‘小我’,唯有学会考虑自己的利益,才能真正立足于世。”
“成于我,自然指的是与众生共成的‘大我’,无论男女老少,将万民的利益最大化,自然能成大道。”
宋琼听完十分赞许:“说得好。”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