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3章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  阿玖深呼吸,揽着宋琼说:“我是关惯了的,哪里不能待?倒是你,你生性自由,不喜拘束,我本就担心你因此郁郁寡欢。果然今日病了,这十年你做的也够多了。先功后过的帝王多了,你如今正是最得人心的时候,不如现在退位,既可保名节,又成就了女帝宏业。”
  “你说得对。”宋琼确也觉得力不从心。自从她旧病复发以来,国事几乎都是阿玖决断,朝中权臣虽忠,却多有不服的,且朝中男官女官针锋相对,虽无外患,却含内忧。这些她都知道。
  阿玖的方法虽好,却至少十六年才能见效。
  开了春,宋琼身子好了些。话说宋怀瑾得知宋琼病了,特从北方赶回来探望。宋琼跟他聊起这些年的不容易,宋怀瑾深表同情。宋琼看着他一副悠哉悠哉的模样,更加感到心力交瘁。
  “不如我禅位给你?”
  “这烫手山芋我才不要,带带兵我还行,这治国理政还是你俩来……要不我给你找个嫂子?以后生个一男两女的,你就可以传位了。”
  宋琼顿时眉开眼笑:“好呀!你有人选了?”
  “没有。”宋怀瑾见她真信了,立马否定:“就算我有,你一时半会也脱不了身,难道刚生下来你就要把皇位传给一个婴孩?起码也要再等等罢。”
  “等多久?”
  宋怀瑾掸了下衣摆:“依我看,至少也有十四五年。”说完他就离开了。
  只余宋琼“啊”的长叹一声,伏倒在案上。阿玖关了门,路过她身边,淡然道:“不用那么久,你们宗族这么多子女后代,难道挑不到一个继承人?”
  “对啊,我可以设个宗族考试!”宋琼来了精神,兴冲冲去想考核题目了。
  阿玖也寻了个好位置坐下,看了对面一眼,开始在纸上描摹起宋琼奋笔疾书的样子。
  午后阳光照进屋里,满地鎏金。她们就这样陪着彼此静静坐在书案前,自成一方天地。
  丹青绘毕,阿玖将它挂起来,端详片刻,总觉得哪里不像,于是转过身想比对比对,此时宋琼正巧抬头对她笑了一下。
  同很多年前一般。
  第74章 番外·江湖终远
  宋若思是第一次来京城。
  自幼她就听祖母絮叨,说京城如何如何繁华,皇宫如何如何金碧辉煌,说得人心驰神往。不过真到了这里,宋若思倒是没觉得有多金碧辉煌,墙上没有镶珍珠,路上也没有嵌金子。除了大,还是大。整个皇城透出庄严肃穆的气息。
  宋若思找了许久才找到贡院。
  贡院四周都是荆棘,只有一条路能进去。今天是省试的日子,门口守着好几个侍卫,挨个检查进去的考生。
  “你的浮票呢?”
  宋若思在包袱里翻了半天,讪笑说:“我在半路上弄丢了……”侍卫皱着眉头收回手,她立马接道:“但考生名单上有我的名字,你们可以核对。”
  “我们哪里有时间?没有浮票就不能进去,去去去!”
  毫不意外,宋若思被赶了出去。
  没有浮票,不能进贡院,也不能参加科考。不参加科考,她这一趟就白来了,若这么回家去,免不了被祖母责罚。一想到责罚,她就更没勇气回家。于是宋若思开始四处乱逛,一会儿在树下捡捡落叶,一会儿在池子边看看鲤鱼,忽见此处有一石凳,便顺势坐下发起呆来。
  适时有一群宫人簇拥着一个乞丐从院里走了过来。宋若思望过去,只见那乞丐是个身穿葛布的女孩,头上顶着麻纱帽,看起来平平无奇,她身边那些宫人的穿着个个都比她好,不知为何会围着她。
  宋若思还欲继续看,忽然视线被挡住。
  “小姑娘,你坐在这里干什么?”
  宋若思抬头,见是一个笑容和煦的大姐姐。若思看她锦衣佩玉,猜到该女子是个有身份的人,便实话道:“我来参加省试,可是贡院的人不许我进去。”
  “原来如此,我看你也不像本地人,女帝诞辰将至,各国各地遣使者往来送礼,所以宫中进出查得严。”女子急着赶路,随手摸出一块令牌,递给她:“咯,妹妹,你拿着这个就能进去了,可别耽误了。”
  “谢谢!姐姐你叫什么名字?”宋若思感恩戴德,特意追上去问名字。那女子见她憨厚可爱,轻笑一声。
  “我姓沈——你快去罢,一会儿来不及了。”
  宋若思揣着令牌沿着记忆的路返回贡院。偌大的皇城,她只不过走了几步路就换了一番景色,此时竟死活走不回去。宋若思左拐右拐正找路,只听前面一阵喧嚣。
  “不知死活的东西,竟敢装皇裔!要不是薛相说了近日不可杀生,你的脑袋免不了落地,教训你一顿已经是警告了,快滚!”
  等那几人散去,中间居然是刚才被宫人讨好的那个乞丐。此刻她狼狈地趴在地上,一身葛布衣裳破了好几处口子。
  “小乞丐,你没事罢?”宋若思伸手欲扶。
  “叫谁小乞丐?”葛衣女把嘴角的血一抹,自己从地上爬起来:“我没事,用不着你假惺惺的,你们皇宫里的人跟外面的人一样,狗眼看人低。”
  “你为什么任由他们打你?”
  葛衣女像没事人一样掸着衣服上的灰,说:“我就是想进来混口饭吃罢了,世上哪儿有白吃的道理,打就打呗。”宋若思觉得这是个奇人,顿时很好奇她为什么要混进宫,那些人又为什么对她前恭后倨。葛衣女的回答出乎宋若思的意料。
  “我说我是当今皇帝的亲妹子,你信吗?”
  宋若思一脸讶异地盯着她。这一副小乞丐的模样,怎么看怎么不像。但她还是顺着说道:“那你怎么会……”
  “我自打襁褓起就流落民间,亲娘又去得早,皇宫里想必早就没人记得我了!等哪天我见到了女帝,认祖归宗,定要欺负过我的那些人吃不了兜着走!”
  宋若思见她前后割裂,害怕自己一个不慎招惹了她,便不接话了。谁料对方突然主动:“我叫宋瑭,你呢?”
  “你叫我若思就好了。”
  “若思,听起来呆头呆脑的……不与你闲话了,我还跟那帮混小子约了在城西决斗呢!”
  宋若思望着她潇洒而去的背影,心道:“玉字辈啊,不会是真的罢?若她真是女帝的妹妹……那我岂不是得叫她一声姑姑?”思及此,她顿时鸡皮疙瘩掉了一地。宋若思一边想,一边朝着宋瑭离开的方向走了两步,忽然停下,陷入沉思。
  她怎么总觉得自己有事没做完……
  “呀!糟了!忘了省试了!”
  宋若思又找了半天才找到贡院,这次她拿出令牌,侍卫立马放她进去了。
  进到公堂,只有一个笔官在里面坐着打哈欠。他看见宋若思,指了一下桌上的香炉,里面的三根香都已经燃到底。
  “姑娘,你来晚了,这都巳时末了,早已锁院贡试了。”
  “啊!”宋若思当场石化,悔不当初:“大人,您能否通融通融,我就在这外面支一个小桌考也行的……”
  笔官为难道:“小姑娘,朝廷今年新下的政令,迟到满一炷香,若还未报到,视作无故缺考,禁考一次,你这都迟到半个时辰了。”
  “大人,您行行好,将我的名字添上去,好歹报了到不用被罚。”在宋若思百般哀求之下,笔官最终答应帮她把名字添上。
  “你叫什么?”
  宋若思边比划边念:“宋俨,俨然的俨。”
  笔官瞥了她一眼,然后在纸上写下一个“嫣”字。宋若思忙道:“错了错了,不是这个‘嫣’,是‘屋舍俨然’的‘俨’。”
  那笔官耳背,只听见后两字,道:“是‘嫣然’的‘嫣’啊!”宋若思只好抢过笔自己把名字添上。笔官盯着纸上的字看了许久,方继续问年龄籍贯。
  “多大了?”
  “十四。”
  “家在何处?”
  “榆州。”
  笔官写了一半,眼睛突然瞪大:“榆州宋氏,人字辈……呀,敢问姑娘可是侯府千金?”
  宋若思立马变了脸色,摆手道:“我就是我,我是进京赶考的,什么侯府不侯府,千金不千金?”她见名字反正也添上了,既然不能考,也无需多待,抬腿便走。
  笔官在后面喊:“宋俨姑娘,科考虽赶不上,还有宗族考试,这对你而言可比科考有前途多了!你身为皇族后裔,怎有不去参加之理?老夫可以为你引荐呀!”
  宋若思兀自走出贡院。她在台阶上坐了一会儿,突然站起来。事已至此,她好不容易来一趟京城,趁现在时辰还早,何不到处去逛逛?宋若思想起刚才那个声称自己是女帝亲妹妹的宋瑭,她说在城西跟人约了架,不如去凑凑热闹。
  城西这么大,在哪里呢?
  宋若思走到一片空地,突然树上跳下来五个人,将她围住。
  “就是她!”
  “我与你们无冤无仇,为什么堵我去路?”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