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4章
可惜他想那么多也没用,天一亮蒋西还没醒,他又要出门了。
国家百废待兴,没有他犹豫的时机。
就这样到了蒋西大四快结束,顾宁山才闲下来。
这时蒋西也正在面临分配工作,得知顾宁山没事,她木着脸说正好:“老师说我可以留京,你说我要不要留下来?”
顾宁山被她问的一愣,他还以为自己在京市,她留下来是肯定的。
蒋西很恋家,她不愿意留在京市肯定是为了他老丈母娘和老丈人。
他心里千回百转,还在思考怎么回答才能让她留下来。
木着脸的人装不下去噗嗤一笑,指着顾宁山哈哈大笑:“瞧你这傻样,你在这我能去哪?”
顾宁山面皮一松,把她拽到身前拍了一下她的屁股:“胡闹。”
“顾副厂长~”蒋西跟他讨饶:“饶了我吧,求你了~”
她戏弄自己,当然不是一个巴掌能解决的,顾宁山又啪啪给她两下,气的蒋西羞恼道:“你再打我就去告诉老师我要回青城。”
顾宁山捏着她的嘴不让她说话:“你敢。”
蒋西伸着手在他身上乱挠,她好些天没剪指甲,指甲有些锋利,也给顾宁山留下不少伤口。
好在她还记得顾宁山现在每天都要见人,并没有往面上搂。
两人闹完,蒋西气喘吁吁坐在他身上平息。
“我们老师说我的工作已经下来了,虽然离毕业还有两个多月,但是单位要求我现在就去上班,到时候按满期毕业算。”
顾宁山说这也算正常:“我们厂也有要求人才提前返厂,主要是现在各岗都需要人,知识型人才实在稀缺。”
他又问蒋西分去了哪个部门,蒋西说:“外事部,在翻译组。”
但她有些苦恼的说:“我原本想留校的来着……”
受她的同学们影响,她一直都想试试当老师的滋味。
不用想都知道不可能,蒋西是她们系不管是实战还是书面学习都是最好的,学校想留也机会不大。
于是顾宁山委婉的告诉她:“可能留校的人并不想留校,所以……”
所以别在别人面前说这种话……
蒋西去新单位工作,现在住的顾宁山单位分的房子离她的就有些远了。
“要不然你去跟我住?”蒋西单位也分房,只是比现在住的小。
顾宁山倒是无所谓:“不行我们把青城的房子卖了,在京市重新买也可以。”
可蒋西不想卖,那是我们第一个房子,我不想卖,万一以后我们退休还回去呢。
这也是有可能的,顾宁山就说把青城商业街的门面卖了也行。
这倒是可以。
夫妻二人没时间回去,蒋西就联系了她爸,让他帮忙看着卖了。
得知蒋西要留京,蒋明川倒是挺高兴的,半个月以后就联系女儿,告诉她门面房卖给了现在租门面的人。
不过钱他不打算邮过去,他不放心要和李群芳一块去京市一趟给她送过去。
那门面房买的时候才一千多块钱,蒋西还以为现在房价就翻了,就同意了让两人送过来。
她问顾宁山:“青城房价有变吗?”
顾宁山也不是很清楚,他猜测:“难道是商业街的原因?”
两人说不出头绪,但是父母能来蒋西也非常高兴,趁着休息一大清早就跑去车站接人。
蒋明川和李群芳顺着人流出站,两人都是第一次来京市,站在出站口还有些局促。
蒋西老远就跟她爸妈挥手,冲到两人身边又蹦又跳。
被蒋明川幸福的怨怪一句:“这哪像上了班的人。”
一点都不稳重。
其实她在单位还是挺稳重的,只是在爸爸妈妈面前又变成了小女孩而已。
蒋西接过行李,带人往公交站走:“我们先回去放行李,中午我带你们去吃烤鸭。”
短短一段路,她罗里吧嗦说了一大堆:“你们女婿可不是故意不来的,他今天临时有事去厂里了,晚上我们再一块吃饭。”
一起相处了这么多年,蒋明川和李群芳都不在意。
连连说:“让他忙,让他忙,我跟你妈没请几天假,过两天就走了。”
“来都来了,怎么还不多请几天?”
李群芳还在看窗外,闻言只说:“哪能走这么久,厂里一堆事呢。”
到了顾宁山单位的分的房子,李群芳只一眼就说:“这肯定是小顾单位分的房子。”
她也知道蒋西单位分了房子,但是他们来的这房子,跟他们在青城住的差不多大小了,一看就不像她分的。
“明天带你去看我分的房子,其实也不是很小。”蒋西小声分辨,顾宁山级别高嘛,分的房子肯定大咯。
李群芳立刻道:“我们自己家也不大,还能嫌弃你的房子小啊!”
并没有被安慰到,等两人参观完,蒋西放好行李带两人出去吃饭。
京市发展的很快,现在已经满大街招牌,很多之前关掉的“传说中”的老店,也已经重新开业。
蒋西带他们吃烤鸭的地方,也是个老字号。
她带了顾宁山的相机,问爸妈要不要在门口合影留念。
蒋明川倒是挺想拍,李群芳怕被人看,左顾右盼要走,被父女俩强行拉着,在门口留了一张偷偷摸摸的照片。
烤鸭偏甜口,蒋明川是传统咸鲜口味吃不太惯,李群芳倒是挺喜欢。
大部分都被她吃了。
看她喜欢蒋西也很欢喜,吃完饭又兴致勃勃带两人去看天安门。
一提到天安门,两人就来劲了。
也不顾舟车劳顿的辛苦,都催着蒋西快点走。
一天下来,赶路的两人还精神熠熠,蒋西倒是累的被她妈一路拉着回去。
回去看到顾宁山,蒋西立刻道:“明天你带他们去玩吧,我还是回单位上班好了。”
虽然她早就请好了假,但是这也太累了……
顾宁山说他明天有空:“明天早上你在家休息,我带爸妈先出去转转。”
等她休息够了,再回来接她。
两人商量的功夫,蒋明川回屋一趟又出来。
牛皮纸信封放在桌子上,示意他俩看:“买房子的钱一共是两千五百块,你俩先点点。”
他们买的时候是一千七,确实涨了不少。
两人没有动信封,蒋明川也不在意,又把另一个信封递给两人。
“你俩以前买房子说买就买了,肯定是手里有钱,现在要把这套门面卖了肯定是钱不够了。”
他让蒋西接过去:“这是我跟你妈给你们俩的,也不多两千块钱……”
蒋西不接,连忙把钱推回去:“我们有钱,真的!不要你的钱。”
只是她和顾宁山想看看地段好的,才把门面卖了钱拿来备用而已。
顾宁山也出来推拒,蒋明川怕他俩要面子才不肯要,一定要给他们。
推到最后还是李群芳说:“那这两千算先借给你俩的,你俩先放在身边以防万一,用不上过年再带回去给我们。”
她一锤定音,三人总算停下来争执。
没想到他俩是为了给自己送钱,才来的京市,蒋西感动得热泪盈眶。
抱着她妈好一顿哭。
被感动冲昏了头脑,甚至说出了“明天走断腿,也要陪着他俩的浑话。”。
只是第二天走到被顾宁山背回来,哭着说再也不去玩了,又是另一回事了。
蒋明川和李群芳没有多待,在京市呆了三天就回去了。
估计他俩还没到青城,海市那边又来了电话。
之前蒋西跟顾奶奶打电话说要正在京市看房子,顾奶奶跟顾雪峰说了。
顾雪峰打电话告诉夫妻俩,汇了五千块钱给他们,让他们去取。
也没有多余的话,说完就挂了电话,只留下夫妻二人面面相觑。
“顾副厂长,你不行啊你。”
工作了这么多年,还是个被家人援助的孩子呢。
已经三十的顾宁山稳如老狗,并没有蒋西那般情绪波动就收下了。
钱到位房子就好买了,最后在蒋西单位附近的胡同里挑了一套小四合院买了下来。
花了一万出头,蒋李夫妇给的钱也没动。
在青城住了这么多年的筒子楼,没想到在京市住上了独立小院子。
这院子不算大,进门左右两间倒灶房,过了门房廊道院子里有东西厢房,正中间是堂屋。
原先住了几户人家,现在房子也不算新,需要重新装一下。
他俩都算南方人,很受不了京市的冬天,把屋里火炕都给拆了又重新铺的。
装修一时半会弄不完,顾宁山还跟着蒋西挤她的小房子。
七月份蒋西回学校拍毕业照,说起来这是她拍的第三张毕业照了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