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12章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  
  【拓跋濬】
  拓跋濬为拓跋晃长子,从小深得祖父拓跋焘爱重,常跟随在太武帝左右,被称为“世嫡皇孙”。宗爱杀死拓跋余的时候,殿中尚书长孙渴侯与尚书陆丽等人拥立拓跋濬为帝(其实不是高允哦!但是人物太多会昏头的对不对?)。拓跋濬即皇帝位,大赦天下,改元兴安,史称文成帝。
  政治贡献不多废话了,不过在他祖父大肆灭佛之后,这位文成皇帝复兴佛教,着名的云冈石窟便是从他开始兴建。(我去过!╰(*°▽°*)╯)拓跋焘是其间唯一站立着的一位皇帝佛像,据导游大人说代表着对他灭佛的赎罪。233……狐狸你惨了几千年了……
  拓跋濬去世时年仅二十六岁。风评不坏,更重要的是,他的皇后冯氏——亦即文明太后——是北魏仅次于孝文帝的重要角色。
  【冯氏(文明太后)】
  阿雁的小名,大约出于后人杜撰。但是作为北燕王室的后人,冯氏及其后几位冯姓皇后、皇妃的故事,在宫史中大放异彩。孝文帝的大冯后小冯后,可以yy的话题简直了!!
  冯雁(先这么叫吧),没入宫中为奴婢,得到了姑母——太武帝昭仪冯氏——关心和教导,而且居然被当时的皇孙拓跋濬看上了。拓跋濬即位后,冯雁先贵人,后皇后。拓跋濬长子献文帝拓跋弘母亲李氏,被追封皇后,估计也是死于子贵母死的风俗。拓跋弘继位后,冯雁以嫡皇后而被尊为太后,把持朝政,但在高允的影响下,她吸收汉法、重用汉人、推行汉化,朝野一片欣欣向荣。后来的孝文帝拓跋宏,也是在这样的影响下,对汉化的推进做出了几近激烈的改革。
  为政,冯雁是个开明的太后,但是感觉她也是个权势欲很旺盛的女子。拓跋濬在世之初,非常喜欢她,但是到了后期,夫妻却不太和睦。拓跋濬死时,冯雁蹈火自尽,被左右救下。而其后,她以太后听政,干预朝政,终于引起了皇帝拓跋弘的不满。拓跋弘杀死冯雁的亲信大臣,而后把皇位传给长子拓跋宏,退位成为太上皇(感觉里面有故事对不对?),未过多久,冯雁便下毒杀死了皇帝拓跋弘。
  太皇太后冯雁,更加专断独行,一次几乎差点把孝文帝拓跋宏饿死在宫中,还有一次差点把孝文帝打死,但小小年纪就很腹黑的拓跋宏,默默承受,并以他的孝行,终于让没有血缘关系的祖母网开一面。冯雁此时年方而立,性致正高,男宠无数,故事和佳话并存。拓跋宏默默地看着,恭敬地遵从着祖母的爱好。在他的婚姻上,也是默默接受祖母的安排——两个皇后都姓冯啊姓冯,然后呢,一个被称为冯废后,一个被称为冯幽后,这里的故事狗血有趣得要命,不过两女的命运大家自己想吧。
  【高允】
  故事里把他写得好心机婊,其实人家是个真正的君子嘛!(晚上不要来打无良作者……)
  高允是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的经典代表。曾经在崔浩国史案中,高允差点被杀,太子拓跋晃相救。后来高允就一直感念太子,太子死后不顾一切在拓跋焘面前大哭,拓跋焘居然被他哭得心软,情商很高地表示理解。Orz……
  诛杀宗爱时,高允又很心机地在背后出谋划策。后拜中书令、封咸阳公,他历仕北魏五帝,以太和十一年去世,享年九十八岁!!!!!!!死后追赠为侍中、司空公、冀州刺史、将军,谥号文。
  【古弼】
  古弼就没那么幸运了。他一辈子的大名都没有绰号来得闻名遐迩——其实大名也是从绰号来的:头太尖,像支笔,便被称作“笔头”,后来以“笔”为大名,再后来觉得“笔”字不如“弼”字风雅,又改以“弼”字为名。这个始末,○| ̄|_……
  拓跋焘很看重古弼,把他称作“国宝(大熊猫笑了)”,他的着名故事,本文里都写到了,但是最后扶持拓跋濬登位是我编的。所以拓跋濬对他不好。他继位后,古弼与张黎因议论不合旨意而获罪,遭到罢官免职。二人免职之后,有埋怨诽谤的言论,他们的家人上告他们使用巫蛊手法,因此都被处死了。
  还有拓跋焘的那些妃子呢??狗血故事是神马?
  对不起,史书无载……从皇后赫连氏起,全部湮没于历史的长河中了。
  作者有话要说:  明天继续下篇,刘宋的那些人们。
  ☆、附录
  【刘骏】
  刘骏登极前的故事已在文中写到,包括他和路太后那段“美谈”的考据……
  这个人嘛,怎么说,才能是有的,不然不会使沈庆之倒戈,也不会夺取天下。据说诗文也写得不错。
  但是!品德太低劣了!刘义隆的儿子女儿貌似都没有教育好。这点其实远不如拓跋焘家的孩子。(狐狸哭:就是,可是作者你把我们家教育写成啥样了?!)他有没有跟自己老娘那啥留给大家yy,但是他淫/乱大臣之妻,酷爱自家堂姐妹都是不争的事实。和堂姐殷贵妃(刘姓堂姐被刘骏改为姓殷)的爱情故事,如果没有那些变态的事情穿插,倒真是情深款款啊!最后刘骏几乎是为情而死啊衰……
  然后,刘劭开刘宋儿子杀爹的先例,刘骏则把自家叔叔、兄弟、侄子……有威胁的都杀了,然后他儿子小变态刘子业更是以杀人为乐。但是!最开始开这个恶例的其实还是刘义隆自己:他把弟弟刘义康给杀了。所以呢,也是有因果的。
  他们自家人自相残杀也就罢了。刘骏屠扬州城实在是罪大恶极。而且刘骏好奢靡,和他爸完全不一样,本来就衰微的国力越发被糟蹋得厉害。后来刘宋的衰弱趋势非常明显,刘骏就算不是始作俑者,也是推动最大的那个了。
  还有不能忍的,刘骏死后,被小变态儿子追谥为孝武皇帝,庙号世祖。“孝”啊亲!没看出来……“祖”啊亲!大概刘宋个个都是“祖”没有啥“宗”。
  【刘昶】
  史载,他是宋文帝刘义隆第九子,母亲谢容华。所以我这么yy了。他的故事其实很有意思,如果往下yy的话,简直又是部小说!
  刘昶,在宋封义阳王,小变态刘子业即位后怀疑刘昶有异心,刘昶被迫带着一名小妾逃往北魏,然后被北魏当宝贝一样任用啊:历任侍中、征南将军等职,官至大将军,封宋王。还以公主下嫁,而且死了一个公主,赶紧地再补上一个公主,结果又死了第二个公主,又补上了第三个公主,“朝廷嘉重之,尚武邑公主,拜侍中、征南将军、驸马都尉,封丹杨王;岁余,主薨,更尚建兴长公主;公主复薨,更尚平阳长公主。”——空前绝后,就怕一个不周到人拍拍屁股走了。他的女儿据载也嫁给北魏王室。
  但这个刘昶脾气很古怪,大约和他当时被迫离开自己的国土到异族谋发展的苦闷心态有关。他去世时孝文帝为之举哀,加以殊礼,备九锡,给前后部羽葆鼓吹,谥曰明。
  【刘英媚】
  刘英媚,生卒年不详,母氏不详,南朝宋文帝刘义隆第十女,前废帝刘子业的亲姑姑。把她定位谢兰仪的女儿,其实作者好后悔啊好后悔!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也就罢了,居然插在变态身上……
  刘英媚留名,大约就是因为小变态的缘故。她先封为新蔡公主,嫁给卫将军何瑀之子何迈为妻。何迈的母亲豫章康长公主刘欣男是宋文帝的妹妹,因此刘英媚与何迈是表兄妹的关系。
  
    
  

章节目录